從加拿大來台灣玩的George叔叔一家人,再過幾天就要回加拿大了,爸比請他們來家裡吃晚餐。
George的女兒Tiana一進門,先嗑了好幾隻雞爪~~
Tiana:嗯嗯~~好吃~~回加拿大吃不到這麼美味的東西啦~~
小妮子已經6歲,是個大女孩了~~
想當年我跟爸比去加拿大渡蜜月時,她才3歲。
再見面時,蔡之之也已經快3歲了。
蔡之之:我也拿根雞爪跟安娜(Tiana的中文名字)姊姊交流一下~~
愈靠愈近~~
十足的痞子模樣~~
蔡之之:姊姊不理我耶~~
Tiana:YUMMY~~ YUMMY~~ (沒空理你~~)
嘴完雞爪後,來個iPad切水果PK賽~~
由來自台灣的蔡之之小弟弟,挑戰來自加拿大的張安娜小姊姊~~
兩個人從天還亮亮的,一路PK到天到黑了~~
只能說,這一代的小朋友,都是用iPad在交朋友的~~
玩切水果還不夠,繼續玩其他GAME。
Tiana:哪裡冒出來的臭小鬼,一直搶我的iPad玩??
因為George是位做法國菜的Chef,媽咪不敢班門弄斧,還是叫餐廳的外賣好了~~
反正大家的重點也不是在吃的上面~~
順便介紹一下,George是爸比大阿姨的大兒子,就是爸比的大表哥啦,所以是蔡之之的表叔?(嗯~~應該是吧~~)
他的太太Karren是比利時人,聽說以前在聯合國總部上班,現在夫妻倆在加拿大西岸的Squamish開了一間很大的廚房用品店,George本人還身兼店裡教法國菜料理的老師。
在他們家,女兒跟爸爸說中文、跟媽媽說法文、跟阿公阿嬤說台語、跟鄰居與老師同學說英文。
那時候去他們家玩時,還想說小妮子會不會精神錯亂啊~~
不但不會,還溜得很哩,小小孩會依她溝通的對象,在大腦中自行發展不同的語言系統。
我生了蔡之之以後也學著試驗看看,讓他在接觸中文的時候,也盡量接觸英語與台語,雖然不能學得很像,也多多少少證實了這樣子的方法是有效的。
至少有人在跟他講英語的時候,他也會咿咿呀呀地用類似英語的調子跟人家『對談』喔,很有趣~~
不過小朋友間的交流,似乎什麼語言都是多餘的啦~~
iPad才是國際語言~~
吃完飯,大家一起拍拍照,留念留念,下次見面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~~
Karren阿姨送給之之一套睡衣與三支附叉子的湯匙。
媽咪則送Tiana一本故事書『好餓的毛毛蟲』。
看看時間也不早了,爸比開車載George叔叔一家回落腳處,我跟之之整理家裡與洗碗。
整理好家裡,也幫蔡之之洗好澡,爸比剛好回來,陪蔡之之上床睡搞搞了~~